病有所医?新加坡医疗体系之理想与现实
病有所医?新加坡医疗体系之理想与现实
剩余5本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出版社: 季风带
ISBN/EAN: 9786269672233
出版日期: 2023-06-14
页数: 512页
语言: 繁体中文
★ 新加坡学者剖析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力作
★ 张鸿仁(台湾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长〔1999-2000〕)﹑周颖政(台湾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暨医学人文学科教授)﹑杨骏(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人)﹑林韦地(新加坡执业医生)专文推荐
★ 附:繁体版作者新序〈十年之后——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演变概览〉
★ 极具效率的新加坡医疗体系,对世界有何启示?
何谓最理想医疗体系?这是从政者、学者乃至民众都会感兴趣的问题。新加坡医疗体系国际排名优异,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全球医疗体系排名(Ranking of Health Systems)”中名列第六(二〇〇〇)、被彭博(Bloomberg)“医疗效率指数(Health-Efficiency Index)”评为全球医疗效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二〇二〇)、获“全球健康指数(Global Health Index)”评为亚洲最健康国家(二〇一七),自然成为研究焦点。
在《病有所医?新加坡医疗体系之理想与现实》一书之中,新加坡学者林方源(Jeremy Lim)以本土视野剖析新加坡医疗体系各个面向,阐述其融资模式、监管架构、服务类型、人才管理、医病关系乃至医疗旅游之细节与得失。这是学习新加坡医疗体系运作与成效的最佳入门著作。
应当如何分担医疗开支压力,一直是备受争议的政治议题。亦因为此,林方源认为,不从政治哲学角度切入分析,便难以透彻评估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成效。这个体系假
设,公共资源有限,故此医疗开支亦是个人重要责任,新加坡医疗融资模式由此理念构建,“公义”与“效率”之辩由此而起。
有学者指,医疗体系之建构,取决于一地政治历史脉络,何谓最理想医疗体系之问题因而更形复杂。贫富者或无一致利益立场,但他们皆不能否认,“病有所医”与否,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
林方源(Jeremy Lim)
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Saw Swee Hock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apore)教授。他在新加坡公共卫生领域之中,曾任不同职务,当中包括私立医院首席执行官、新加坡卫生部高级顾问,以及新加坡最大医疗集团的研究主任。
推荐序(一)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政治经济学 14
◉ 张鸿仁(台湾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长〔1999-2000〕)
推荐序(二) 新加坡医疗体系作为他山之石 21
◉ 周颖政(台湾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暨医学人文学科教授)
推荐序(三) 何谓理想医疗体系? 25
◉ 杨骏(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人)
推荐序(四) 新加坡医疗体系与管治模式 32
◉ 林韦地(新加坡执业医生)
导读 从政治与历史角度解构新加坡医疗体系 39
◉ 邝健铭(台湾季风带文化总编辑)
繁体中文版作者新序 十年之后——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演变概览 47
◉ 林方源 (Jeremy Lim)
新加坡医疗体系概念图 82
第一部分 医疗体系背后之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新加坡医疗概览 85
1.1.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基本特点 87
1.2. 从公众角度看新加坡医疗体系 89
第二章 何谓最佳医疗体系? 91
2.1. 何谓医疗体系? 92
2.2. 谁在守护健康? 94
2.3. 病有所医? 95
2.4. 关于“医疗护理铁三角”框架 96
第三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政治哲学 99
3.1. 何谓政治哲学? 101
3.2. 政治哲学在新加坡 102
3.3. 李光耀、福利国家与“新加坡故事” 105
3.4. 新加坡公共政策之政治经济学 112
3.5. 市场与政府之分工 118
第二部分 病有所医?新加坡医疗体系之融资模式
第四章 新加坡医疗融资模式概览 123
4.1. 新加坡医疗融资模式发展简史 125
4.2.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主要开支 128
第五章 新加坡病者之医疗费用压力 131
5.1.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补贴之价值 132
5.2. 新加坡病者面对的医药费压力 135
5.3. 关于病者支付能力调查 139
5.4. 关于政府补贴之再思 143
第六章 “用者自付”——论新加坡医疗模式之哲学 147
6.1. 新加坡保健储蓄发展简史 148
6.2. 官员对“免费医疗”之批判 154
6.3. 李光耀与保健储蓄之构思 156
6.4. 新加坡保健储蓄模式之演化 157
6.5. 从经济学角度看保健储蓄 161
6.6. 保健储蓄之现实与病有所医之理想 163
第七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医疗保险 167
7.1. 关于健保双全(MediShield) 168
7.2. 解构健保双全 170
7.3. 健保双全之成败得失 174
第八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安全网 185
8.1. 关于保健基金(Medifund) 186
8.2. 保健基金背后之政治哲学 190
8.3. 保健基金之执行状况 192
8.4. 保健基金之成败得失 195
第三部分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发展史
第九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服务 199
9.1 新加坡医疗服务之成就 199
9.2 新加坡医疗服务涌现之问题 200
第十章 新加坡医疗服务简史 203
10.1. 英殖时代之医疗服务 204
10.2. 自治时代乃至立国后之医疗服务 205
10.3. 全国专科中心(National Specialty Centre) 209
10.4. 新加坡医院之锐变 211
10.5. 医疗服务体系公司化 212
第十一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管理结构 225
11.1. 管理模式之特点 226
11.2. 管理模式之挑战 231
11.3. 区域医疗系统(Regional Health System) 231
11.4. 区域医疗系统之难题 237
11.5. “多方援手”(Many Helping Hands)理念之利弊 241
11.6. 新加坡医疗服务管理之表现 243
第十二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决策生态 245
12.1. 研究案例 246
第十三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药物成本管理 249
13.1. 新加坡药物管理之财政学 251
13.2. 关于“标准药物名单”(Standard Drug List, SDL) 253
13.3. 关于药物援助基金 256
13.4. 保健储蓄与药物费用 259
13.5. 新加坡之药费补助 260
第十四章 医疗旅游与新加坡医疗体系 265
14.1. 新加坡医疗旅游发展简史 266
14.2. 医疗旅游对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影响 271
14.3. 新加坡医疗旅游之未来 279
第四部分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人才管理
第十五章 新加坡医护人员之薪酬 287
15.1. 新加坡医生薪酬 288
15.2. 医治与报酬 290
15.3. 固定薪酬模式 293
15.4. 公营医生薪酬之演变 296
15.5. 专业与金钱 304
第十六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培训机制 309
16.1. 《丹顿报告》(Dainton Report) 310
16.2. 第二所医学院之诞生 312
16.3. 关于第三所医学院 314
16.4. 新加坡医生之供应 316
16.5.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新加坡三间医学院 321
第十七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规管 329
17.1. 规管之取舍 329
17.2. 新加坡之规管模式 332
17.3. 关于权力 336
17.4. 新加坡对抽脂手术之监管 339
17.5. 新加坡政府之治理哲学 343
第十八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医护人员供应 347
18.1. 规划之难 349
18.2. 新加坡医护人员短缺之五大成因 351
18.3. 人员短缺之解方 357
18.4. 挽留公营医生人才 362
第十九章 新加坡作为世界最健康之国家 371
19.1. 何谓最健康国家 373
19.2. 预防胜于治疗之神话 375
19.3. 新加坡之“健康生活” 377
19.4. 新加坡“健康生活”之不足 386
第五部分 从世界视野回望新加坡医疗体系
第二十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未来 395
20.1. 新加坡医疗体系之世界评级 397
20.2. 改革想象 398
20.3. 人口压力 404
20.4. 医疗费用之分担 405
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改革之路 409
21.1. 令人“安心”之医疗服务 411
21.2. 合理之医疗费用 416
21.3. 医疗服务模式 419
21.4. 医疗记录 423
第二十二章 新加坡医疗体系对世界之启示 431
22.1. 健康与医疗服务 432
22.2. 新加坡独特医疗融资模式 435
22.3. 市场与国家干预 438
22.4. 跨国经验交流 441
第二十三章 结语 443
章节附注 447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