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带(第二期)
季风带(第二期)
剩余5本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出版社: 三三
ISBN/EAN: 977012821100802
出版日期: 2016-11-01
页数: 84页
语言: 繁体中文
《季风带》的创刊从“没有论述”展开,而这个议题在马华文学场域并不新,早在1988年已被当时的《蕉风》执行编辑提出,用以指陈当时的马华文坛“批评匮乏”现象。
三十年后,这个“批评匮乏”的议题再度被提起,答案仍在风中飘扬。故此,本刊特邀曾担任《蕉风》编辑的张锦忠教授策划“重勘马华文学批评之匮乏”专题,重新梳理“马华评论文字之匮乏论”的历史脉络,并邀
《季风带》的创刊从“没有论述”展开,而这个议题在马华文学场域并不新,早在1988年已被当时的《蕉风》执行编辑提出,用以指陈当时的马华文坛“批评匮乏”现象。
三十年后,这个“批评匮乏”的议题再度被提起,答案仍在风中飘扬。故此,本刊特邀曾担任《蕉风》编辑的张锦忠教授策划“重勘马华文学批评之匮乏”专题,重新梳理“马华评论文字之匮乏论”的历史脉络,并邀请来自不同场域(马来西亚及台湾)、不同世代的论述者(黄锦树、叶福炎、伍倩雯、朱宥勋、詹闵旭、熊婷惠)一起讨论这个始终“匮乏”的议题。
请来自不同场域(马来西亚及台湾)、不同世代的论述者(黄锦树、叶福炎、伍倩雯、朱宥勋、詹闵旭、熊婷惠)一起讨论这个始终“匮乏”的议题。“重勘马华文学批评之匮乏”专题
09 “重勘马华文学批评之匮乏”专题前言 | 张锦忠
011 评论文字之匮乏 | 黄锦树
15 哈玛星书简:马华文学批评与匮乏 | 张锦忠
19 马华文学的读者缺席 | 叶福炎
22 马华文学评论匮乏的一代 | 伍倩雯
26 评论的荒野,或评论的草原? | 朱宥勋
29 关于“没有论述”:一位台湾文学研究者的观点 | 詹闵旭
31 马华文学批评之匮乏或贫乏? | 熊婷惠
36 论“马华文学批评匮乏论”与《蕉风》 | 张锦忠
马华文学众书喧哗
47 写于《高雄202》出版前夕 | 郭史光治
52 修炼马华小说术——浅析梁靖芬《五行颠簸》 | 黄子扬
60 杨氏古来——读《古来河那边》有感 | 邵韶韶
63 换取的风景:读黄锦树《雨》 | 子凡
72 《医生,so what ?》读后 | 陈芃莒
74 无所事事也大有可为 | 沈志祥
回声
78 关于“真正的马华文学”——回应叶金辉的商榷(修订稿) | 黄锦树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