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1

冷战、本土化与现代性:《蕉风》研究论文集

冷战、本土化与现代性:《蕉风》研究论文集

常规价格 RM50.00
常规价格 RM50.00 促销价 RM50.00
促销 售罄

剩余5本

主编: 张锦忠、黄锦树、李树枝
出版社: 三三
ISBN/EAN: 9789672086192
出版日期: 2022-07-01
页数: 460页
语言: 繁体中文

★ 马来西亚最长寿的华文文艺刊物《蕉风》研究论文集!
★ 共收入12篇《蕉风》研究精彩论述!

创刊于冷战时期的马来西亚本土刊物《蕉风》,出版迄今六十七年,成为马来西亚最长寿、最有影响力的纯文艺刊物。本论文集即以《蕉风》研究为主轴,共收录十二篇研究论文,分别以“冷战与国族想像”、“编者的身影:从写实到现代”和“交流、反叛与变异”三大主题切入,探讨《蕉风》所反映出的种种议题。

“战后的马华文学,不论有无国籍,都不能不考量冷战下的地缘政治,也不能对民族国家形成后的文化政治避而不谈。《蕉风》正处身在这复杂权力场中,马、中、台、港的华文文学(及翻译的世界文学)在那里交织,因此透过它,或许可以写一部视角独特、异于左翼史观的马华文学史。

整体来看,围绕《蕉风》的重大主题大概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词:马来亚化(本土化)、现代性(现代主义)、文学的自主性、大众化。重中之重的,是马来亚化及现代(主义)。

收入本论文集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立场,时而交错于共同或相似的议题,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
——黄锦树

张锦忠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论述集有《南洋论述:马华文学与文化属性》、《马来西亚华语语系文学》、《时光如此遥远:随笔马华文学》与《查尔斯河畔的雁声:随笔马华文学II》。

黄锦树

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教授。着有《马华文学与中国性》、《论尝试文》、《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时差的赠礼》等论述集。另着有小说与散文集多种。

李树枝

现任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着有论文集《由岛至岛: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与《花开成塔:马华文学论述》。

ix 李树枝前言
001 黄锦树绪论:冷战、马来亚化与现代主义

卷壹冷战与国族想像
011 王梅香香港友联与马华文化生产:以《蕉风》与《学生周报》为例(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九)
047 庄华兴战后马华(民国)文学遗址——文学史再勘察
079 林春美独立前的《蕉风》与马来亚之国族想像
097 黄国华蕉风、采风、食风——论马来亚独立前夕物体系与国家认同的重构

卷贰编者的身影:从写实到现代
137 贺淑芳《蕉风》与方天的写实主义书写
191 林春美身世的杜撰与建构——白垚再南洋
217 邓观杰大众化、反共、马来亚化——黄崖与六○年代《蕉风》现代主义
259 张锦忠想像一个前卫的共同体——陈瑞献与马华现代文学运动2.0

卷叁交流、反叛与变异
281 黄琦旺反叛文学运动谁在反叛? ——谈战后马来亚的新写实及独立前后《蕉风》的“现代”
315 郭馨蔚台湾、马华现代主义思潮的交流——《蕉风》的第一波现代主义
363 李树枝升起现代文艺的大纛——《蕉风》、余光中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
385 张光达当代诗作的变异及其限度——以新世纪《蕉风》的诗作为探讨中心

后记《蕉风》研究、美援与史料问题
425 张锦忠再冷战的年代——《蕉风》研究、美援与史料问题
433 张锦忠马来西亚版后记:多写几句话

435 论文出处(按发表时间排列)
437 论文作者简介(按文章顺序排列)
441 索引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